兰州理工大学:黄河之滨的工科强校
学校概览
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,是国家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之一。学校创建于1919年,前身为甘肃省立工艺学校,后历经兰州工学院、甘肃工业大学等阶段,200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。校训“奋进求是”体现了其严谨治学、开拓进取的精神。
兰州理工大学现有两个校区:兰工坪校区(主校区,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)和彭家坪校区(新校区,毗邻黄河风情线)。校园环境优美,设施现代化,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。
—
历史沿革:百年积淀,薪火相传
学校的发展与西北工业建设紧密相连:
–
1919年:建校,初名甘肃省立工艺学校,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。
–
1958年:组建兰州工学院,成为甘肃省重点工科院校。
–
1965年:划归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,更名为甘肃工业大学。
–
2003年: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,迈向多学科协调发展。
百年间,学校始终扎根西北,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国家工业化培养了大批人才。
—
学科优势:工科见长,多学科协同
兰州理工大学以工科为主导,尤其在材料、机械、化工、能源等领域特色鲜明:
–
王牌学科:
–
材料科学与工程(国家级特色专业,尤其在有色金属材料研究方面国内领先)。
–
流体机械及工程(国内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,助力水利、能源行业)。
–
控制科学与工程、土木工程等学科实力强劲,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。
–
学科布局:涵盖工学、理学、管理学、文学等9大学科门类,拥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。
—
师资与科研:深耕西北,创新突破
学校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,其中教授、副教授占比超50%,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等高端人才。科研实力突出:
–
重点平台:建有“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”国家重点实验室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。
–
科研成果:在新能源技术、装备制造、荒漠化防治等领域成果丰硕,例如参与青藏铁路、风力发电等国家重大工程关键技术攻关。
—
校园文化:黄河精神,务实奋进
– 特色活动:每年举办“红柳科技节”“黄河文化论坛”,弘扬科技创新与地域文化。
–
体育传统:校园足球文化浓厚,多次获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佳绩。
–
知名校友:
–
胡文瑞:中国工程院院士,石油工程专家。
–
雷菊芳:奇正藏药创始人,杰出企业家。
-众多校友活跃在装备制造、航空航天等领域,被誉为“工程师的摇篮”。
—
国际交流:开放合作,放眼全球
学校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,包括:
–
留学生教育:招收来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学生,培养国际化技术人才。
–
合作项目:与英国、俄罗斯等国高校开展“2+2”联合培养、科研合作。
—
结语
兰州理工大学以深厚的工科底蕴、务实创新的学风,成为西北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。无论是学科实力、科研贡献,还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,这所“黄河边的百年学府”始终展现着独特的魅力。对于有志于工程技术领域的学生而言,这里既是成长的沃土,也是梦想起航的地方。
(注:数据截至2023年,具体招生或专业信息请以学校官网为准。)
© 版权声明
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科研学术导航网仅作为数据提供方,不代表赞成本文观点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